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事业部官方网站

河南交通广播 FM104.1 河南音乐广播 FM88.1 河南农村广播FM107.4

全国服务热线 15890093358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15890093358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全国咨询热线:

15890093358

公司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郑花路18号

“乳”此重要的护理——解锁乳糜胸康复“秘钥”

来源:河南交通广播 时间:2024-08-18 浏览:

乳糜胸是一种由于胸导管或其分支破裂后淋巴液漏出所致的病症,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乳糜液中含有大量淋巴细胞、脂肪、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因此乳糜胸患者往往面临营养不良、免疫抑制等风险。全面的护理在乳糜胸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饮食护理、休息与活动、胸腔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乳糜胸的重点护理知识。

饮食护理

乳糜胸患者的饮食护理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乳糜液中含有大量脂肪,因此患者应遵循低脂饮食原则,以减少乳糜液的产生。同时,高蛋白饮食也是必要的,以满足身体的基本营养需求。

低脂饮食:乳糜胸患者应严格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建议选择低脂、清淡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等。

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乳糜胸患者应适量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如鸡蛋、牛奶、鱼类、豆类等。同时,可以通过静脉营养补充蛋白质,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禁食与营养支持:对于病情严重的乳糜胸患者,可能需要禁食或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在禁食期间,患者应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来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肠外营养支持可以确保患者在无法进食的情况下获得足够的营养,促进身体的康复。

休息与活动

充分休息:乳糜胸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以促进身体的康复。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适量活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量的活动可以帮助改善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建议患者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如翻身、抬腿等。随着病情的好转,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如下床活动、散步等。

胸腔引流管护理

对于需要胸腔引流管的患者来说,正确的引流管护理至关重要。

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检查和清理引流管,确保其通畅无阻。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或打折,以免影响引流效果。

观察引流液性质:注意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正常情况下,引流液应为淡黄色或无色透明液体。如果引流液出现浑浊、变红或量突然增多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防止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引流袋和敷料,以防止感染的发生。同时,保持引流口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心理护理

乳糜胸患者可能因病情严重、治疗周期长等原因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心理护理同样重要。

提供情感支持: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鼓励患者表达情感: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担忧,以便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医护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乳糜胸患者可能并发感染、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是护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预防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加强口腔和皮肤的清洁护理,以降低感染的风险。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

营养支持: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应给予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同时,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如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其他并发症的处理:乳糜胸患者还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低钙血症等并发症。对于这些并发症,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充电解质、纠正低钙血症等。

康复与随访

乳糜胸患者的康复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随访。在康复期间,患者应定期接受复查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同时,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合理饮食、适度活动,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结语

乳糜胸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病症,但其对患者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全面的护理是乳糜胸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饮食护理、休息与活动管理、胸腔引流管的正确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照护和支持。希望本文能够为乳糜胸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河南省胸科医院 胸外一病区 常甜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
HEALTHY HENAN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

栏目名称
《健康河南》栏目
播出频道:
河南广播电视台FM107.4 
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五17:00-18:00


分享健康知识
共担健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