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作为特殊的用药群体,其生理机能尚未完全成熟,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儿童用药安全是每位家长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以下将详细介绍家长在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时必知的几点内容,旨在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儿童用药的科学原则。
一、了解儿童生理特点与药物代谢
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不同。例如,新生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排泄能力较弱;儿童的体重和体表面积与成人不同,因此药物剂量需要按照体重或体表面积精确计算。此外,儿童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家长在给孩子用药前,应充分了解孩子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规律,以便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
二、遵循医嘱,科学用药
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用药时间。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儿童用药剂量应根据体重、年龄和病情精准计算,使用精确的量具或喂药器,确保每次给药量准确无误。同时,家长应了解药物的名称、作用、使用方法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便在用药过程中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选择适宜剂型,确保有效
儿童用药的剂型应尽量选择易于接受的,如口服液、颗粒剂、糖浆剂等。这些剂型便于儿童吞咽,减少了喂药的困难。对于没有儿童专用剂型的药物,家长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准确分割剂量。此外,家长应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进行治疗。
四、密切观察反应,及时处理
在用药过程中,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一旦发现异常反应或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任何药物都可能存在副作用,儿童用药也不例外。家长应了解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并在用药过程中仔细观察孩子的反应。同时,家长应了解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同时使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
五、合理用药,避免滥用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并非所有疾病都需要使用。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和不良健康影响。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此外,对于常见的感冒和流感等病毒性感染,抗生素是无效的。家长应了解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的区别,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
六、妥善储存药物,防止误用
家长应将药品存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孩子误食或误用。同时,注意药品的保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药物。过期药物可能失去疗效或产生毒性反应,对孩子健康造成威胁。
七、增强用药安全意识,主动学习
家长应主动学习儿童用药安全知识,了解儿童常见疾病与药物知识。通过阅读科普书籍、参加健康讲座等方式,提高用药安全意识。同时,家长应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的病情和用药方案,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总结
儿童用药安全是每位家长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通过了解儿童生理特点与药物代谢、遵循医嘱、选择适宜剂型、密切观察反应、合理用药、妥善储存药物以及增强用药安全意识等多方面的努力,家长可以更好地保障孩子的用药安全与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沁阳市人民医院 药剂科 冯亚敏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