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事业部官方网站

河南交通广播 FM104.1 河南音乐广播 FM88.1 河南农村广播FM107.4

全国服务热线 15890093358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15890093358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全国咨询热线:

15890093358

公司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郑花路18号

不要轻易相信“神药”:神经精神类药物的真相

来源:河南交通广播 时间:2024-12-24 浏览:

“今天吃上,明天见效!如果无效,全额退药!”这类的话语,是否特别熟悉。社会上时不时冒出一些号称“神药”的产品,尤其是在神经精神疾病、风湿免疫疾病等领域。请警惕,这些虚假宣传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大家千万不能轻信。

一、神经精神类药物的误区与真相

神经科常见的是癫痫。精神类疾病常见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双向障碍等。这类疾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还牵动着家人的心。一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患者及家属渴望快速康复的心理,吹嘘所谓“神药”。这些虚假宣传的“神药”常声称能迅速根治疾病,让患者彻底摆脱痛苦。但实际上,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大脑神经递质失衡、遗传、心理创伤等诸多因素,尝尝需要联合用药,才能确保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以抑郁症为例,抑郁症患者存在多种神经递质水平或相关神经通路的功能异常,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米氮平等。在治疗原则上更是有诸多注意事项,如充分评估与监测、确定药物治疗时机、确定起始剂量及剂量调整、个体化合理用药、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的选择、换药原则、停药原则等。患者需按医嘱规律服药数周甚至数月,症状才会逐渐改善,且期间还需医生密切监测药物浓度和副作用,调整用药剂量。而那些所谓“神药”,成分不明,常常含有多种药物,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加重精神症状,让患者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二、如何辨别与防范

1. 查看资质:正规的药品都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批准文号,购买药品时务必仔细核对,若药品包装上没有相关信息,或信息模糊、可疑,坚决不能购买;

2. 咨询专业人士:遇到声称神奇疗效的药物,不要盲目跟风。先向医生咨询,他们凭借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给予正确用药指导;

3. 警惕夸大宣传:“包治百病”、“立竿见影”、“永不复发”等绝对化用语是假药、劣药的常用幌子,要知道,医学发展至今,即使是最先进的治疗手段,也难以达到如此完美效果,更何况来历不明的“神药”。

4. 进行药物鉴定和含量测定:在专业的机构,可以通过液相法和质谱法对不明来源的药物进行鉴定和含量测定。

三、服用神经精神类药物需要进行血药浓度检测

    神经精神类药物个体差异大,同一剂量不同患者可能产生不同的药效,血药浓度监测有助于个体化用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吹嘘所谓的“神药”很有可能含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加重患者病情!

抗神经精神类药物血药浓度参考范围目录

检测药物

采血时间

参考范围

氟西汀

首次给药6 周后,下一次给药前采血

120-500 ng/mL

舍曲林

首次给药1 周后,下一次给药前采血

10-150 ng/mL

西酞普兰

首次给药2 周后,下一次给药前采血

50-110 ng/mL

文拉法辛

首次给药≥48 h,下一次给药前采血

100-400 ng/mL

氯氮平

首次给药1 周后,下一次给药前采血

350-600 ng/mL

帕利培酮

首次给药1 周后,下一次给药前采血

20-60 ng/mL

喹硫平

首次给药≥48 h,下一次给药前采血

100-500 ng/mL

阿立哌唑

首次给药2 周后,下一次给药前采血

100-350 ng/mL

丙戊酸

连续服药1周后,下一次给药前采血

50-100 mg/mL

卡马西平

连续服药1周后,下一次给药前采血

4-12 mg/mL

苯妥英

连续服药2周后,下一次给药前采血

10-20 mg/mL

苯巴比妥

连续服药3周后,下一次给药前采血

15-40 mg/mL

拉莫三嗪

连续服药1周后,下一次给药前采血

3-14 mg/mL

 

请大家千万记住,只有远离那些可能带来致命后果的“神药”陷阱,依靠科学正规的医疗体系,遵循医嘱规范用药,才能真正走向康复之路。让我们擦亮双眼,守护自身与家人的健康!

作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杨晶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
HEALTHY HENAN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

栏目名称
《健康河南》栏目
播出频道:
河南广播电视台FM107.4 
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五17:00-18:00

分享健康知识
共担健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