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这种病症好发于下肢深静脉,可能导致局部疼痛、压痛和远端肢体水肿,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肺血栓栓塞症(PTE),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在外科重症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归因于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多见于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肿瘤患者等。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血糖和血脂,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适度运动与锻炼:经常进行适度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淤滞。对于需要长时间静坐或卧床的人群,如长途旅行者、手术后患者等,应定期起身活动,进行腿部伸展、踝泵运动等,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3.穿戴弹力袜:医用梯度压力袜通过提供外部压力,帮助改善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液在下肢静脉的滞留,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穿戴时,应根据小腿最大周径和/或大腿根部周径选择合适的型号,并避免过度拉伸,保证平整无皱褶。
4.药物预防:对于高危人群,如手术后患者、长期卧床者等,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深静脉血栓。常见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Xa因子抑制剂和维生素K拮抗剂等。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用药期间需观察有无出血情况。
5.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是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这些基础疾病,保持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二、外科重症患者的深静脉血栓护理
对于外科重症患者,尤其是那些经历了大手术或严重创伤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措施:
1.早期活动:在保证活动安全的前提下,尽早下床活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如果无法下床活动,可以进行踝泵运动,以促进静脉回流。
2.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20-30cm,膝关节微屈,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3.避免按摩与热敷:在急性期,禁忌按摩患肢,避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同时,避免使用热水泡脚或热敷,以免加重症状。
4.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呼叫医务人员,以避免出现肺栓塞。
5.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血栓脱落。如果出现便秘,可以使用通便药物或灌肠等方法进行处理。
6.抗凝治疗与监测:对于已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根据医嘱进行抗凝治疗,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总结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在外科重症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适度运动、穿戴弹力袜、药物预防和控制基础疾病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同时,对于外科重症患者,应给予早期活动、抬高患肢、避免按摩与热敷、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大便通畅以及抗凝治疗与监测等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开封市中心医院 外科重症一病区 尹艳霞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