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情况。而手术往往伴随着麻醉,尤其是全身麻醉(全麻),这是许多家长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全麻是否真的安全?它会对孩子的身体和智力产生不良影响吗?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儿童全麻安全的相关知识,为您揭开儿童全麻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儿童全麻?
儿童全麻是指对14岁以下病儿实施的全身麻醉。全麻是一种通过吸入药物或静脉药物应用,使患儿迅速进入一种“无痛的深睡状态”的麻醉方式。在这种状态下,患儿的意识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肌肉松弛,以满足手术或其他医学诊疗的需要。
全麻是儿童手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因为儿童往往由于年龄小、心智发育不成熟、恐惧等因素致使配合度低,并且疼痛、恐惧还会给儿童心理造成创伤,严重者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心智发育。而全麻则可以让孩子在安全、无痛、舒适的状态下完成手术,避免心理创伤。
二、儿童全麻的安全性
(一)麻醉药物的安全性
儿童全麻所使用的麻醉药物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临床试验的。这些药物在体内达到一定浓度后,会产生暂时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从而实现麻醉效果。随着手术的结束和药物的代谢排出,患儿的神经功能会逐渐恢复,不会遗留长期影响。
麻醉药物主要对大脑中枢神经产生暂时的影响,不会引起脑细胞的功能和结构改变。而且,麻醉药物与其他药物一样都有代谢过程,会通过各种途径完全排出体外,不会残留于体内。
(二)麻醉医生的专业性
儿童全麻的安全性还依赖于麻醉医生的专业性和经验。麻醉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手术类型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全程负责患儿的麻醉和生命体征的管理和监测,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确保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安全、无痛。
此外,麻醉医生还会在手术前对患儿进行评估,纠正不利因素,并在手术后继续监护患儿,直至苏醒后再送回病房。如果病情危重,还会将患儿护送到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
(三)现代麻醉技术的发展
随着麻醉技术不断发展,麻醉理论的日臻完善、麻醉设备的日益更新和麻醉药物的日新月异,都为儿童全麻的安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现代麻醉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患儿的多项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确保患儿在麻醉过程中的安全。
三、儿童全麻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症
儿童全麻适用于各种需要手术的疾病,如腹股沟疝修补术、包皮环切术、阑尾炎切除术等。对于年幼的小宝宝,由于无法有意识地配合手术,全麻更是成为了首选的麻醉方式。
(二)禁忌症
虽然全麻在儿童手术中广泛应用,但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接受全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全麻禁忌症:
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这些疾病可能无法耐受全麻带来的生理变化。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的颅脑损伤等,这些疾病可能增加全麻的风险。
对麻醉药物过敏:如果孩子对某种麻醉药物过敏,那么这种麻醉药物就不能用于该患儿的全麻。
其他特殊情况:如严重的贫血、电解质紊乱等,也可能影响全麻的安全性。
在手术前,麻醉医生会详细询问孩子的病史和身体状况,以确定是否适合接受全麻。
四、儿童全麻前的准备
(一)家长的配合
家长在手术前应充分了解麻醉过程,并与麻醉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家长应告知麻醉医生孩子的身体状况,包括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近期是否有感冒等。这些信息对于麻醉医生制定麻醉方案至关重要。
此外,家长还需要安抚孩子,减少孩子对手术的恐惧。可以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二)患儿的禁食禁饮
全麻手术前,患儿需要禁食禁饮。这是因为饱食后的患儿容易因呕吐发生呼吸道堵塞,继而引起脑缺氧等严重并发症。具体禁食禁饮时间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手术类型而定,一般术前6小时不能喝水、不能吃东西。
(三)必要的化验及检查
在手术前,患儿需要行必要的化验及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型、生化、免疫、心电图及胸片等。这些检查有助于麻醉医生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为制定麻醉方案提供依据。
五、儿童全麻中的监测与管理
(一)生命体征的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如果发现异常变化,麻醉医生会及时处理,对症用药,确保患儿的安全。
(二)麻醉深度的管理
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进展和患儿的生命体征监测情况,不断调整麻醉深度。麻醉过浅和过深都可能会影响手术操作和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因此,麻醉深度的管理也是全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三)呼吸管理
由于全麻药物会抑制患儿的呼吸中枢,因此麻醉医生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喉罩等呼吸管理手段,确保患儿在手术过程中的呼吸通畅。
六、儿童全麻后的护理与观察
(一)恢复室的监护
手术后,患儿会被送入麻醉恢复室继续监护。在恢复室里,麻醉医生和护士会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直到患儿完全苏醒。
(二)病房的监护
患儿回到病房后,还需要进行4-8个小时的监护。在这段时间里,医护人员会继续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确保所有麻醉药的残余作用彻底消失和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完全稳定。
(三)饮食与活动
患儿在麻醉苏醒后,需要逐渐恢复饮食和活动。一般来说,患儿可以在完全清醒后2-4小时后少量饮水,只要没有呛咳、呕吐和不适感,就可以逐步增加饮水量。6小时后可进食,以清淡、流食为主,防止呕吐和消化不良。如果患儿术后胃口差,不想吃东西,不要强行喂食。
七、关于儿童全麻的常见疑问
(一)全麻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吗?
这是许多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目前,医学界对于全麻对儿童智力的影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然而,多项研究表明,接受短时间全身麻醉的患儿,与未接受全身麻醉的患儿相比,并未发现身体发育及智力水平等相关指标有明显差异。但长期大量接触麻醉药和麻醉治疗,患儿远期的生长发育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这种情况在实际医疗实践中非常罕见,因为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需要和患儿的身体状况,调整麻醉方法和药品种类,并严格控制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和时间。
(二)孩子感冒期间可以进行全麻吗?
孩子感冒期间,呼吸道由于炎症反应而极易激惹,麻醉及麻醉苏醒期间,患儿出现憋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呼吸道合并症的概率明显增加。因此,如果孩子在手术前有感冒、发烧(体温>38度)、流涕或胸片显示有肺炎等情况,一定要提前如实告知麻醉医生,因为这些情况会增加气道反应性,大大增加麻醉风险。麻醉医生了解后会根据情况延期手术。
(三)全麻后孩子会疼吗?
全麻只是让孩子在手术过程中不感到疼痛,但手术对身体的创伤仍然存在。因此,手术后孩子可能会感到疼痛。不过,医护人员会根据孩子的疼痛程度和手术类型,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家长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玩玩具等方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感。
八、如何降低儿童全麻的风险?
(一)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
专业正规的医疗机构和医生具备丰富的麻醉经验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为患儿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麻醉服务。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医疗机构时,应充分考虑其医疗水平和麻醉团队的专业性。
(二)遵循医嘱
家长应严格遵循医嘱,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和手术后的护理工作。这包括按时禁食禁饮、按时服药、按时复查等。只有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患儿在麻醉过程中的安全。
(三)加强健康教育
家长应加强对儿童全麻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学习。通过参加健康教育讲座、阅读相关科普文章等方式,提高自己对儿童全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担忧,还可以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和手术后的护理工作。
结语
儿童全麻是儿童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无数孩子带来了健康和希望。虽然全麻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只要我们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遵循医嘱、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来降低风险,就可以为孩子们插上安全的翅膀,让他们在童年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认识儿童全麻的安全常识,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汤阴县人民医院 手术麻醉科 于新平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