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我国18岁以上居民患病率达27.9%。除了规范用药,日常护理对控制血压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您梳理五个核心注意事项。
一、饮食管理:低盐是基础,DASH饮食是进阶
1. 严格控盐
每日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5克盐(约1啤酒瓶盖),警惕酱油、腌菜、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
替代方案:用柠檬汁、醋、葱姜蒜等天然调料提味,选择低钠盐(含钾镁)。
2. 优化饮食结构
DASH饮食:多吃新鲜蔬果(每日8-10份)、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减少红肉、甜食摄入。研究显示,坚持DASH饮食可使收缩压降低11mmHg。
补钾策略:香蕉、菠菜、土豆等富含钾的食物可对抗钠的升压作用,但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
二、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
1. 运动类型选择
有氧运动: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5次,每次30分钟。
抗阻训练:每周2次哑铃、弹力带训练,增强肌肉对胰岛素敏感性。
2. 运动注意事项
避免清晨剧烈运动:血压晨峰现象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建议选择下午或傍晚运动。
监测运动强度:以能连贯说话但无法唱歌为度(中等强度),运动后心率不超过(170-年龄)次/分钟。
三、药物管理:遵医嘱是铁律,不可随意停药
1. 用药原则
长效制剂优先:如氨氯地平、缬沙坦等,每日1次服药可提高依从性。
联合用药策略:单药控制不佳时,医生可能加用小剂量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
2. 常见误区
误区一:"血压正常就停药" → 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误区二:"降压药有依赖性" → 药物本身无成瘾性,停药后血压升高是疾病进展的表现。
3. 用药记录技巧
使用药盒分装每日药物,设置手机提醒,复诊时携带用药记录供医生调整方案。
四、血压监测:家庭自测与定期复诊结合
1. 家庭自测要点
测量时间:晨起排尿后、睡前各测1次,服药前测量更准确。
正确姿势:坐位,背部支撑,上臂与心脏平齐,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
2. 数据记录与分析
记录日期、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值,绘制血压曲线图。若家庭自测血压≥135/85mmHg,需及时就医。
3. 定期复诊项目
每3个月检测尿常规、血电解质,每半年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每年进行眼底检查。
五、情绪与睡眠管理:压力是隐形的升压器
1. 压力管理技巧
正念呼吸法:每日10分钟,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社交支持:加入高血压病友群,分享经验可减少孤独感,研究显示社交活跃者血压控制更好。
2. 睡眠质量优化
睡眠时长:保证7-8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
睡眠呼吸暂停筛查:打鼾伴白天嗜睡者需做多导睡眠监测,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可显著降低血压。
结语
高血压的日常护理是一场需要耐心的"持久战"。通过低盐饮食、规律运动、规范用药、定期监测和情绪管理,多数患者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记住:每一次对生活习惯的小调整,都是对血管健康的大投资。若血压持续≥140/90mmHg,或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请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作者:临西县大刘庄镇卫生院 苏红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