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原位癌是一种早期乳腺癌,指的是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或小叶内,尚未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的病变。由于其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了解乳腺原位癌的病理表现对于女性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原位癌的病理特征、诊断方法以及早期发现的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
一、乳腺原位癌的基本概念
乳腺原位癌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和小叶原位癌(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 LCIS)。
1. 导管原位癌(DCIS):DCIS是最常见的乳腺原位癌类型,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未突破基底膜。DCIS并非一定会发展为浸润性癌,但如果不及时治疗,部分病例可能会进展为浸润性导管癌。
2. 小叶原位癌(LCIS):LCIS起源于乳腺小叶的上皮细胞,同样局限于小叶内,未突破基底膜。与DCIS不同,LCIS通常被认为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而非直接的前期病变。LCIS患者未来发展为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较高。
二、乳腺原位癌的病理表现
1. 导管原位癌(DCIS)的病理特征
DCIS的病理表现多样,主要取决于细胞形态、组织结构以及核分级。以下是DCIS的主要病理特征:
细胞形态:DCIS的癌细胞形态多样,可表现为单一型或多种类型混合。常见的细胞类型包括粉刺型、筛状型、乳头型、实性型和微乳头型。
核分级:根据细胞核的异型性,DCIS可分为低级别、中级别和高级别。高级别DCIS的细胞核异型性明显,核仁显著,核分裂象多见;低级别DCIS的细胞核异型性较轻,核分裂象较少。
坏死:高级别DCIS常伴有中央坏死,形成典型的“粉刺样坏死”。低级别DCIS通常无坏死或仅有少量坏死。
钙化:DCIS常伴有微小钙化,这是乳腺X线摄影(钼靶)检查中发现DCIS的重要线索。
2. 小叶原位癌(LCIS)的病理特征
LCIS的病理表现相对较为一致,主要特征包括:
细胞形态:LCIS的癌细胞通常较小,形态一致,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细胞质较少,细胞边界不清。
组织结构:LCIS的癌细胞局限于小叶内,未突破基底膜。小叶结构通常保持完整,但小叶内腺泡被癌细胞填充,形成实性结构。
多中心性:LCIS常表现为多中心性病变,即在同一乳腺的不同部位同时存在多个LCIS病灶。
钙化:LCIS较少伴有钙化,因此乳腺X线摄影检查中较难发现LCIS。
三、乳腺原位癌的诊断方法
乳腺原位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乳腺X线摄影(钼靶):乳腺X线摄影是发现DCIS的主要手段,尤其是伴有微小钙化的DCIS。钼靶检查可以显示乳腺内的微小钙化灶,提示可能存在DCIS。
乳腺超声:乳腺超声对于发现DCIS的敏感性较低,但对于某些类型的DCIS(如实性型)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超声检查还可以帮助评估病变的范围和位置。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乳腺MRI对于发现DCIS和LCI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是对于多中心性病变和微小病灶的检测。MRI常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术前评估。
2. 病理学检查
穿刺活检:对于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可疑病变,通常需要进行穿刺活检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穿刺活检包括细针穿刺活检(FNA)和空心针穿刺活检(CNB),后者更为常用。
手术活检:如果穿刺活检结果不明确或怀疑为恶性病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活检以获取更多的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四、乳腺原位癌的早期发现意义
乳腺原位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 预防进展为浸润性癌:DCIS和LCIS虽然局限于导管或小叶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部分病例可能会进展为浸润性乳腺癌。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这一进展。
2. 提高治愈率:乳腺原位癌的治愈率较高,尤其是DCIS。通过手术切除(如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术)和辅助治疗(如放疗、内分泌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长期无病生存。
3. 保留乳房功能:早期发现的DCIS通常可以通过保乳手术进行治疗,保留乳房的外观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减少治疗难度和费用:早期发现的乳腺原位癌治疗相对简单,费用较低。而一旦进展为浸润性癌,治疗难度和费用将大大增加。
五、结语
乳腺原位癌是一种早期乳腺癌,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通过了解乳腺原位癌的病理表现和诊断方法,女性可以更好地关注自己的乳腺健康,定期进行乳腺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有效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乳腺原位癌,增强健康意识,早发现早安心。
作者:南阳南石医院 病理科 许丽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