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交通广播车友俱乐部商务有限公司

河南交通广播 FM104.1 河南音乐广播 FM88.1 河南农村广播FM107.4

全国服务热线 15890093358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15890093358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全国咨询热线:

15890093358

公司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郑花路18号

马海军:晨起第一泡尿藏玄机!这 3 种尿液颜色,可能是肾脏在 “报警”​​​

来源: 时间:2025-11-05 浏览:

每天早上醒来后的第一泡尿,看似是身体正常代谢的 “废弃物”,实则是反映肾脏健康的 “晴雨表”。经过一整夜的睡眠,身体代谢产生的废物会通过尿液集中排出,此时的尿液浓度相对较高,颜色、状态也更能体现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尤其是肾脏作为过滤血液、生成尿液的核心器官,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会先在晨起尿液的颜色上露出 “蛛丝马迹”。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晨起尿液出现哪 3 种颜色时,可能是肾脏在向你 “报警”,以及遇到这些情况该如何应对。

一、先搞懂:正常的晨起尿液,该是什么样?

在说异常颜色之前,我们得先明确 “正常范围”,避免不必要的恐慌。经过 8 小时左右的睡眠,身体处于缺水状态,尿液会比白天稀释时更浓,正常颜色通常是淡黄色或深黄色,就像泡了一段时间的淡茶水,质地清澈、没有明显浑浊,也不会有特殊的异味(比如刺鼻的氨味、甜味等)。

这种颜色主要来自尿液中的 “尿色素”—— 它是身体代谢血红蛋白产生的物质,浓度会随尿液浓缩程度变化。早上喝水后,随着身体补水,尿液颜色会逐渐变浅,恢复到淡黄色甚至接近无色,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晨起尿液颜色长期偏离这个范围,尤其是出现以下 3 种颜色,就需要多留个心眼了。

二、警惕!这 3 种晨起尿液颜色,可能是肾脏在 “报警”

1. 浓茶色尿:小心肾脏 “过滤功能” 出问题

如果晨起第一泡尿像泡得很浓的茶水,颜色深褐、发亮,甚至有点像酱油色,别以为是前一天喝水少那么简单,这可能是肾脏 “过滤屏障” 受损的信号。

正常情况下,肾脏会像 “筛子” 一样过滤血液:把有用的蛋白质、红细胞等留在血液里,把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变成尿液排出。但如果肾脏的过滤膜(比如肾小球)出现损伤,红细胞就可能 “漏” 进尿液里,形成 “血尿”。不过这种血尿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 “红色尿”,而是红细胞在尿液中被破坏,释放出的血红蛋白让尿液变成了浓茶色,医学上称为 “血红蛋白尿”。

除了肾脏损伤,这种情况还可能和 “溶血性疾病”(比如红细胞大量破裂)、“横纹肌溶解症”(比如剧烈运动后肌肉细胞受损,释放的物质影响肾脏)有关,但无论哪种原因,最终都可能牵连肾脏 —— 如果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还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后果严重。

应对建议:一旦发现晨起尿液连续 2-3 天都是浓茶色,哪怕没有腰痛、水肿等症状,也建议及时去医院做 “尿常规” 检查,看看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血红蛋白,再进一步通过肾功能检查(比如血肌酐、尿素氮)、肾脏超声等排查原因。期间要注意多喝水,避免剧烈运动,减少肾脏负担。

2. 泡沫尿(像啤酒沫一样):可能是 “蛋白尿” 的信号

很多人早上排尿时会发现尿液表面有泡沫,但大多数时候泡沫会很快消散,这是正常的 —— 比如排尿时速度太快、尿液撞击马桶壁,都可能产生暂时的泡沫。但如果晨起尿液中的泡沫细小、密集,像啤酒沫一样堆在水面,长时间(超过 5 分钟)不消散,就要警惕可能是 “蛋白尿”,这是肾脏功能受损的常见早期表现。

肾脏的过滤膜不仅能挡住红细胞,还能留住血液中的蛋白质(比如白蛋白)——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几乎检测不到蛋白质。但如果过滤膜出现 “漏洞”(比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质就会随尿液排出,形成蛋白尿。这些蛋白质会改变尿液的表面张力,导致泡沫不易消散。

需要注意的是,蛋白尿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是因为体检或偶然发现泡沫尿才就诊的。如果长期忽视,蛋白质持续从肾脏流失,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应对建议:发现持续不消散的泡沫尿后,别自行判断 “是不是最近吃太多蛋白了”,最好的办法是去医院做尿常规检查,看看尿蛋白指标是否异常。如果确诊蛋白尿,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做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等,明确病因(比如是肾炎还是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肾损伤),再针对性治疗。日常要注意控制盐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3. 浅粉色 / 洗肉水样尿:肉眼可见的 “血尿”,别拖延

如果晨起尿液呈浅粉色、淡红色,甚至像洗肉水一样浑浊,这是最直观的 “肉眼血尿”,说明尿液中含有大量红细胞,大概率是泌尿系统出了问题,而肾脏是其中最需要重点排查的器官。

导致肉眼血尿的原因有很多,和肾脏相关的包括:肾小球肾炎(过滤膜受损导致红细胞漏出)、肾盂肾炎(肾脏实质的感染,常伴随腰痛、发热)、肾囊肿(囊肿破裂可能引发出血)、肾癌(中老年人需警惕,可能伴随腰痛、腹部肿块)等。此外,输尿管结石、膀胱炎症也可能导致血尿,但无论哪种原因,“肉眼血尿” 都属于 “需要紧急就医” 的情况,尤其是伴随腰痛、尿频尿急、发热等症状时,更不能拖延。

很多人看到血尿会恐慌,但也有人觉得 “就一次,之后没了就没事”—— 这种想法很危险。有些肾脏疾病(比如 IgA 肾病)的血尿可能是 “间歇性” 的,这次消失了,下次可能还会出现,若不及时检查,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应对建议:出现肉眼血尿后,哪怕只出现一次,也要在 24 小时内去医院泌尿外科或肾内科就诊,做尿常规、尿沉渣镜检、肾脏超声等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就医前可以多喝水,帮助稀释尿液,减少血液对尿路的刺激,但不要自行吃 “止血药”,以免掩盖病情。

三、护肾小贴士:除了观察尿液,做好这 3 件事更重要

其实,比起等尿液颜色 “报警”,日常保护肾脏才是关键。尤其是以下 3 件事,坚持做能帮肾脏 “减负”:

别憋尿,勤喝水:长期憋尿会让膀胱内的尿液反流回肾脏,增加感染风险;每天喝 1500-2000 毫升水(约 7-8 杯),能让尿液保持适度稀释,减少代谢废物对肾脏的刺激。

控制 “三高”,少吃盐: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会损伤肾脏血管,导致 “肾动脉硬化”;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 5 克以内(约一啤酒瓶盖),避免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

不滥用药物,定期体检:很多感冒药、止痛药(比如布洛芬)、中药(比如含马兜铃酸的药材)可能伤肾,用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每年做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家族史的人,早发现早干预。

晨起第一泡尿就像身体给我们的 “健康提示卡”,读懂它的颜色信号,就能更早发现肾脏的 “求救信号”。但大家也不用过度焦虑,偶尔一次的颜色异常可能是饮食、药物引起的(比如吃了大量胡萝卜会让尿液变黄,吃了甜菜会让尿液变红),关键是 “持续异常” 和 “伴随症状”。记住:肾脏健康无小事,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才是对自己身体最负责的做法。

作者: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肾脏内科 副主任医师 马海军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
HEALTHY HENAN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

栏目名称
《健康河南》栏目
播出频道:
河南广播电视台FM107.4 
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五17:00-18:00

分享健康知识
共担健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