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它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且日益加重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然而,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肩周炎可能会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本文将对肩周炎的症状、病因、预防和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一、症状表现
肩周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和肩关节僵硬。
肩部疼痛:肩周炎一开始是阵发性的肩部疼痛,一般为慢性发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会逐渐加剧,或者是突然的钝痛,或者是刀割样的疼痛。疼痛会随着天气的改变和疲劳而加重,蔓延到颈部和上肢(特别是肘部)。如果肩膀被突然地撞击或者牵引,一般就会出现撕裂样的疼痛。
肩关节活动受限:这是由于肩关节疼痛所致。早期主要表现为外旋外展、内旋后伸受限,后期表现为患者不能自己梳理头发、抚摸背部等。随着病情的进展,由于长时间的废用,可造成关节囊及肩周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肩关节僵硬:俗称冻结肩,一般是由于较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所导致。这种僵硬感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
此外,肩周炎患者还可能出现肩部怕冷、压痛、肌肉痉挛和萎缩等症状。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晚期可表现出废用性的肌萎缩,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
二、病因分析
肩周炎的病因多样,包括肩关节自身原因和肩外原因。
肩关节自身原因:
肩周组织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如韧带、肌腱和滑囊的弹性减弱,易受损。
肩关节外伤: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也会导致肩周炎。
肩关节活动减少: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缺乏运动,导致肩关节僵硬和粘连。
肩外原因:
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等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关节周围炎。
风寒湿侵袭:寒冷、湿气会侵犯机体,导致局部缺血、代谢减慢,产生炎症因子,影响肩关节周围活动,进而发生炎症加重。
三、预防方法
肩周炎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进行功能锻炼:注重肩关节活动度运动和肌肉力量练习,特别是太极拳、双臂悬吊、拉力器等运动。运动要适度,以免造成肩关节和周围软组织损伤。
纠正不良姿势:对于经常伏案以及双肩经常处于外展工作人群,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造成慢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挺胸抬头直背、维持正确的弧度,避免同一个姿势太久,建议1—2小时调整姿势。
防治相关疾病: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容易引起肩周炎的相关疾病,比如糖尿病、颈椎病、甲亢等。
及时有效的治疗肩部创伤:肩部急性创伤和肩部骨折都应及时治疗,减少肩部软组织炎症发生,从而预防肩周炎。
防寒保暖: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肩部受凉。肩部受凉是肩周炎的常见原因,寒冷、湿气会导致局部缺血、代谢减慢,产生炎症因子,影响肩关节周围活动。
四、治疗方法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对肩关节周围炎主要是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可服用阿司匹林片、布洛芬片等药物来缓解疼痛。中药养血荣金丸、活血止痛散等也可用于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祛瘀、止滞、消肿。
物理疗法:如拔罐、刮痧、针灸等。拔罐治疗更安全,可以在肩膀的前面、侧面和后面进行,每次约5分钟,拔罐后应移动肩膀。针灸治疗肩周炎的常用穴位包括肩井、大椎、曲池、外关等。
功能锻炼:在疼痛可以忍受的范围内进行主动和被动的肩关节功能锻炼,如耸肩松肩、内收探肩、背后拉伸、梳头、面壁爬墙等动作,循序渐进,以耐受为度。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的肩周炎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镜手术、肩关节松解术等。
五、结语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了解其症状、病因和预防方法,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对于缓解病情、恢复肩关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患有肩周炎,请尽早就医,以便得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 刘振辉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