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呼吸道是人体呼吸的重要通路,当呼吸道发生病变,如何才能知晓呢?随着医疗检查技术的发展,宫腔镜、胃肠镜、腹腔镜等技术越来越成熟,逐渐实现“无孔不入”。气管病变也可以依靠气管镜来检查和明确,今天就带你一探究“镜”,一起来了解气管镜吧!
一、什么是气管镜?
气管镜也叫支气管镜,是一种带有镜头与光源的软镜,检查中可从患者鼻腔置入,经咽喉、会厌、声门,再进到气管和支气管,医生可借助气管镜检查,观察气管、支气管黏膜与管腔的变化,发现诊断溃疡、炎症、支气管狭窄、异物等情况,还可协助进行吸痰、扩张等治疗。
二、气管镜的应用有哪些?
气管镜管径较小、柔软可弯曲,在检查中能够减轻患者痛苦,视野较为清晰,为疾病检查和治疗提供有效辅助,具有多重优势和价值。具体来看,气管镜可应用于以下情况,发挥作用。
1、不明原因的咳嗽。肺部感染、支气管炎、气管异物等均可引起咳嗽症状,可借助气管镜明确引起咳嗽的原因,协助诊断鉴别疾病。
2、不明原因的咯血、痰中带血。咯血的发生与肺结核、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有关,借助气管镜可明确咯血原因,观察到出血部位,帮助进行止血治疗。
3、不明原因喘鸣或哮鸣音。可能因气道阻塞等引起,进行气管镜检查能够帮助明确阻塞原因、部位等情况。
4、肺部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针对疾病患者,借助支气管镜可进行活检明确致病菌,也可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清理气道分泌物或血凝块等。
5、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该症状可因喉返神经受累引起的声带麻痹、气管内新生物等原因导致,借助气管镜能够明确病因。
6、胸片和(或)胸部CT检查提示异常。针对相关检查异常者,如肺部阴影、肺占位、肺部弥漫病变等异常,可借助气管镜对患者检查或灌洗治疗。
7、痰中发现癌细胞,或有可疑癌细胞。
8、肺部手术前检查,为确定手术切除部位、范围提供依据,同时为预后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9、有胸部外伤,或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
10、取出气道异物、镜下治疗等。
三、哪些人不适合进行气管镜检查?
气管镜检查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检查诊断与治疗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行检查,以下人群不适合接受气管镜检查或治疗:(1)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4周以内;(2)妊娠期女性;(3)活动性大咯血;(4)血小板计数<20×109/L;(5)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脑血管事件、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严重心肺功能不全、颅内高压等患者。以上人群不适合进行气管镜检查,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如果必须行气管镜检查,需要在医生全面评估并权衡利弊下进行。
四、气管镜检查安全吗?会不会疼?
气管镜检查是否安全是所有患者关心的问题,实际上,所有操作都是存在风险的,气管镜检查有心律失常、大咯血、气道阻塞、呼吸窘迫等并发症。但是这些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十分低,而且,术前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评估,做好相应的准备,尽可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因此,大家无需过度担心。
目前气管镜检查大多都是无痛的,术前进行利多卡因等进行局部麻醉,必要时还会给予丙泊酚、咪达唑仑进行镇静,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必要情况下,还可选择在全麻下接受气管镜检查。
五、气管镜检查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气管镜检查后,2h内禁食禁饮,避免呛咳,2h后可尝试进水,无呛咳方可进食,早期饮食以清淡、低温的软食为主;术后尽量避免用力咳嗽,以避免活检部位出血;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咳嗽等属于正常情况,无需过于紧张,一旦出现大量咯血、发热等,需要及时就诊。
气管镜被称为呼吸道的“侦察兵”,目前已成为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检查手段,检查准确性高、安全性高且费用较低,具有多重优势。为此,患者可以放心在医生建议下接受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并进行干预,维护呼吸道健康。
作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 卢洁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