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人们不仅迎来了寒冷的天气,还需面对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这一季节性高发病症的威胁。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较快的传播速度,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规模的人群感染。因此,科学预防流感,保护自身及家人的健康,成为冬季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了解流感及其传播方式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性最强,容易引起大流行。流感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且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
二、科学预防流感的措施
1. 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由于流感病毒变异较快,疫苗的成分会根据每年流行的病毒株进行调整。因此,建议每年在流感流行季节前(一般为9月至10月)接种流感疫苗,以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更应重视流感疫苗的接种。
2. 增强个人体质与免疫力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是抵御流感病毒的重要防线。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3. 保持个人卫生与良好生活习惯
个人卫生习惯对预防流感至关重要。应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等;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至少洗20秒;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帕捂住口鼻,并立即丢弃使用过的纸巾,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
4. 减少人群聚集与保持社交距离
流感流行季节,应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如商场、影院、集会等;如必须外出,应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若家中有流感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减少密切接触,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降低室内病毒浓度。在雾霾天气,可使用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但需注意定期清洗或更换滤网,以防止滤网成为新的污染源。
6. 注意保暖与适时增减衣物
冬季气温变化无常,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因此,应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三、流感高发期的特殊预防措施
在流感高发期,除上述预防措施外,还应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避免前往疫情严重的地区;
若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症状,应立即佩戴口罩,并前往医院就诊,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并隔离流感患者;
公共场所应加强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四、结语
流感虽是一种季节性高发病症,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的几率或减轻感染流感后的症状。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个人体质与免疫力,共同守护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迎接每一个温暖的日子。
作者: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测检验科 夏晖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