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系感染,作为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不小的威胁。本文将围绕胆系感染的科普知识,从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高公众对胆系感染的认识,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一、胆系感染的概述
胆系感染,是指胆道系统的细菌性感染,包括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胆管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胆道感染发病率占急腹症第2位,是外科常见、多发且难治的疾病之一。胆道感染常与胆石症并存,两者多互为因果关系。当胆道某一部位发生胆石移动、梗阻或细菌感染时,便可能引发胆道感染。
二、胆系感染的症状
了解胆系感染的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胆系感染症状:
腹痛:胆道感染时,细菌在胆囊内繁殖,引起胆道系统炎症,导致腹痛。腹痛一般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严重时可放射至右肩部及背部。
发热:胆道感染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发热。病情较轻时可能出现低热,严重时则可能出现高热寒战。
黄疸:胆道感染较严重时,可能引起胆道系统梗阻,胆汁无法经胆道排泄到肠道内,导致胆汁淤积。此时,胆汁中的胆红素被释放到血液中,引起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即黄疸。
肝区压痛:部分胆道感染患者由于炎症导致肝脏肿大,致使胆管周围组织受到压迫,此时可能出现肝区的压痛。
其他症状:少数胆道感染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等严重症状。此外,由于胆汁在胆囊内淤积,无法进入肠道内,还可能诱发胆囊炎,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三、胆系感染的预防
预防胆系感染,需要从生活习惯、饮食调整、定期体检等多方面入手:
保持良好饮食习惯:
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肥肉、炸鸡等,以降低胆固醇饱和度,减少结石形成的可能性。
增加膳食纤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同时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的饮食节奏,有助于减轻胆囊负担。
加强身体锻炼: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运动前后补充水分: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身体脱水。
定期体检:
肝胆彩超:定期进行肝胆彩超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胆道疾病,及时治疗。
家族病史关注:对于有胆道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加强体检,以便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及时治疗基础疾病:
胆石症治疗:患有胆石症的患者应积极治疗,以防结石移动引起胆道梗阻和感染。
胆囊炎治疗:对于胆囊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衣物清洁:勤换洗衣物,避免穿紧身衣物,以减少皮肤破损和感染的风险。
保持清洁: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注意清洁胆道区域的皮肤。
四、胆系感染的诊断
胆系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右上腹压痛:右上腹胆囊区域可有压痛,炎症波及浆膜时,可有腹肌紧张及反跳痛。
墨菲征阳性:部分患者墨菲征(Murphy征)阳性,即深吸气时因炎症胆囊下移而触及引起疼痛。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增多:胆道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增多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胆囊、肝内外胆管形态,发现可能存在的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肿瘤或其他异常。
CT扫描或MRI:提供更详细的胆道和周围组织的图像,有助于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可能升高。
病原学检查:在抗感染治疗前,可留取血培养、胆汁培养以确定感染病原体。
五、胆系感染的治疗
胆系感染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对于大多数胆道感染的患者,最初会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药物。具体选择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致病菌种类。治疗通常需要持续7到14天,或者直到感染得到控制。
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可以缓解胆道平滑肌的痉挛,减轻疼痛。
利胆药:如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片等,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有助于消除炎症。
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术:对于反复发作的胆囊炎或胆囊结石引起的感染,可以考虑进行胆囊切除术。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性或腹腔镜手术。
胆道引流术: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感染,如急性胆管炎,可能需要进行胆道引流以减轻胆管内压力和排出积聚的脓液。常见的引流方法包括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BD)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支持疗法:
补液与营养支持:给予患者充分的液体补充、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以维持身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
六、胆系感染的康复与护理
胆系感染患者在治疗后,还需要注意康复与护理,以促进身体恢复:
饮食清淡易消化:恢复期时,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等。避免吃油腻或过甜的食物,以免刺激胆道,加重不适。
低脂低胆固醇:胆汁分泌减少时,胆固醇摄入过多可能会使胆固醇沉积,增加胆结石的形成。建议患者日常以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为主,如鸡肉、鱼肉、瘦肉等。
优质蛋白与维生素:适量吃优质蛋白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豆浆、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注意休息与运动:恢复期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同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瑜伽等,以增强体质。
定期复查:治疗后应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恢复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胆系感染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但通过提高公众对胆系感染的认识和警惕性,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胆系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定期体检、及时治疗基础疾病和注意个人卫生等,都是预防胆系感染的有效手段。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康复与护理,以促进身体早日康复。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自己的“胆”健康。
作者: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张莉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