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事业部官方网站

河南交通广播 FM104.1 河南音乐广播 FM88.1 河南农村广播FM107.4

全国服务热线 15890093358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15890093358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全国咨询热线:

15890093358

公司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郑花路18号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饮食、运动与用药

来源:河南交通广播 时间:2023-10-21 浏览:

高血压,又称为“沉默的杀手”,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三位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不仅本身是一种疾病,更是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重大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除了正规医疗干预外,高血压的日常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规范的日常护理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围绕高血压患者在饮食调控、体育锻炼以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日常护理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实现高血压的长期管理与自我控制。

一、高血压的基础知识简述

1.1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动脉血压持续高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版),成人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1.2 高血压的分级

- 一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 mmHg 和/或 舒张压90~99 mmHg;

- 二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 mmHg 和/或 舒张压100~109 mmHg;

- 三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 mmHg 和/或 舒张压≥110 mmHg。

1.3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若未及时治疗和有效控制,容易造成血管壁损伤和器官供血不足,进而引发以下并发症:

- 脑卒中(出血性或缺血性);

-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 肾功能减退甚至尿毒症;

- 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等。

因此,做好高血压的日常护理,对于降低致残率与致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饮食护理:从“舌尖”管理血压

科学合理的饮食是高血压日常护理的基础。改变不良饮食结构,不仅可以降低血压水平,还能改善代谢综合征的其他组成因素。

2.1 控制钠盐摄入

大量研究表明,高钠摄入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钠离子摄入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从而升高血压。

- 建议标准: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约一个啤酒瓶盖)。

- 实践建议:多采用清蒸、水煮、炖煮等方式,少放酱油、味精、咸菜等高钠调味品,外出就餐应主动要求“少盐”。

2.2 增加钾、钙、镁的摄入

钾、钙和镁在调节血管张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增加这些微量元素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 钾:香蕉、菠菜、南瓜、豆类;

- 钙:脱脂牛奶、低脂奶酪、豆腐;

- 镁:燕麦、坚果、绿叶蔬菜。

2.3 均衡膳食结构

- 多吃新鲜蔬果,保证每日蔬菜摄入量300~500克;

- 优选优质蛋白,如鱼、鸡胸肉、豆制品;

- 控制红肉摄入,避免动物内脏、高胆固醇食物;

- 摄入适量的粗粮和膳食纤维,如糙米、荞麦、燕麦等。

2.4 限制高脂、高糖、高热量食物

- 减少油炸食品、甜点、奶油蛋糕等摄入;

- 控制食用油总量在每天25克以内;

- 尽量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浓缩果汁。

三、运动护理:动中求稳,科学锻炼

适量、规律的体育活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是高血压综合管理的重要手段。

3.1 运动对高血压的益处

- 降低基础血压水平,改善血管弹性;

- 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缓解焦虑与紧张;

- 改善血脂、血糖代谢,提高整体心血管健康水平。

3.2 合适的运动类型

- 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行、游泳、广场舞等,是高血压患者首选的锻炼方式。

- 力量训练:如哑铃操、弹力带训练,每周1~2次,可增强肌肉力量,但需避免屏气动作。

- 柔韧和平衡运动:如太极、瑜伽等,能增强身体协调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3.3 运动原则与注意事项

- 频率:每周不少于5天;

- 时间:每次30~60分钟,因人而异;

- 强度:以轻中度为宜,如运动中能轻松交谈但不能唱歌;

- 循序渐进:从低强度开始,逐步增加;

- 注意安全:餐后1小时再运动,避免空腹锻炼,夏季注意防暑降温。

若在运动中出现胸闷、眩晕、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就医。

四、用药护理:依从性与规律性的双重保障

药物治疗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核心措施。合理用药、坚持服药和监测副作用,是高血压管理的关键环节。

4.1 常见降压药物类型

1.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通过排出体内多余钠水来降低血压;

2.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

3. ACEI类(如贝那普利):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降压效果稳定;

4. ARB类(如缬沙坦):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5.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降低心率,减轻心脏负担。

医生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联合使用2~3种药物,达到更理想的降压效果。

4.2 合理用药的关键要点

- 坚持服药:即使血压正常也不能擅自停药;

- 定时服药:每天固定时间服用,减少血压波动;

- 关注不良反应:如出现咳嗽、水肿、乏力等症状,及时向医生反馈;

- 避免随意换药:不自行更换剂量或更改药物种类;

- 定期随访:建议每1~3个月复诊一次,评估治疗效果及调整用药。

4.3 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

研究显示,约有4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存在间断服药、漏服、私自停药等问题,直接影响降压效果。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知、制定个体化用药计划、家庭成员协助监督,是提升依从性的重要手段。

五、自我监测与心理调适:双管齐下,协助管理

5.1 血压自我监测

- 频率:每日1~2次(早起、晚上),记录数据;

- 方法:选择电子上臂式血压计,保持安静、坐姿、袖带位置合适;

- 意义:帮助了解药物效果和日常波动,为医生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5.2 心理压力管理

长期心理紧张、焦虑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血压升高。患者应注意以下方面:

-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学习情绪调控技巧,如冥想、深呼吸、心理疏导;

- 与亲友保持良好沟通,避免孤独感;

- 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或辅导。

结语

高血压是一种需终身管理的慢性病,其治疗和控制不仅仅依赖于药物,更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护理。从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到科学用药与心理调适,都是构成高血压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

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应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只有通过持续、自律和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实现血压稳定、远离并发症的目标。未来的高血压管理,也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精准化与综合性,让每位患者都能从中受益,享有更加健康的生活质量。

作者:汤阴县瓦岗镇卫生院 普内科 苏亚珍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
HEALTHY HENAN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

栏目名称
《健康河南》栏目
播出频道:
河南广播电视台FM107.4 
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五17:00-18:00

分享健康知识
共担健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