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交通广播车友俱乐部商务有限公司

河南交通广播 FM104.1 河南音乐广播 FM88.1 河南农村广播FM107.4

全国服务热线 15890093358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15890093358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全国咨询热线:

15890093358

公司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郑花路18号

杨柳:血压高 = 心脑血管危险?医生拆解:这 3 个血压细节,比数值更关键​

来源: 时间:2025-11-10 浏览:

“我的血压 140/90mmHg,是不是离中风、心梗不远了?” 在门诊中,不少人拿着血压检测单,盯着超过 “正常线” 的数值忧心忡忡。其实,血压数值只是判断心脑血管健康的 “入门指标”,临床上医生更关注隐藏在数值背后的 3 个关键细节。如果只盯着数字焦虑,反而可能忽视真正的风险信号。

一、别只看 “单次数值”,血压波动规律更重要

很多人习惯在体检时测一次血压,发现数值偏高就认定自己有 “高血压风险”,甚至盲目开始调整生活方式。但医生指出,人体血压本就像 “潮汐” 一样有波动规律 —— 正常情况下,早晨 6-10 点、下午 4-8 点会出现两个高峰,夜间睡眠时则会降至低谷,形成 “两峰一谷” 的曲线。

若单次测量发现血压偏高,首先要排除 “干扰因素”:比如测量前是否情绪紧张、刚爬完楼梯,或是喝了咖啡、浓茶。更准确的做法是连续 3 天,在每天早晚固定时间(早晨起床后 1 小时内、晚上睡前),安静坐着休息 5-10 分钟后再测量,记录完整的血压变化曲线。

临床上曾遇到过这样的患者:单次测量血压 150/95mmHg,但连续监测后发现,他的血压仅在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内短暂升高,其余时间均处于 120/80mmHg 的正常范围,且没有头晕、胸闷等不适。这种 “生理性晨峰” 并非真正的高血压,只需通过调整起床节奏(如醒来后先躺 5 分钟再起身)就能缓解,无需过度干预。但如果血压波动毫无规律,比如夜间血压比白天还高,或一天内多次出现超过 160/100mmHg 的情况,即便单次数值不算极高,也可能是心脑血管受损的信号,需及时就医。

二、收缩压、舒张压,不能 “重此轻彼”

血压数值由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组成,不少人只关注收缩压,觉得 “只要高压不高,低压稍高没关系”。但医生强调,不同人群对这两个数值的关注点不同,忽视任何一个都可能埋下隐患。

对于中青年人来说,舒张压升高的风险往往比收缩压更值得警惕。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年轻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压力大的状态,血管弹性尚未明显下降,但交感神经持续兴奋会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进而出现 “高压正常、低压偏高”(如 120/95mmHg)的情况。这种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若长期忽视,会逐渐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未来发展为收缩期高血压的概率也会大幅上升。

而对于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减退、动脉壁变硬,更易出现 “收缩压偏高、舒张压正常或偏低”(如 160/70mmHg)的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此时若只盯着收缩压降压,盲目追求 “数值正常”,可能会导致舒张压过低,影响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反而引发头晕、乏力,甚至增加心梗、脑梗的风险。因此,老年人降压需遵循 “平稳缓慢” 原则,在医生指导下控制收缩压,同时保证舒张压不低于 60mmHg。

三、血压 “达标” 还不够,关注 “昼夜节律” 更关键

很多高血压患者认为,只要白天测量血压能控制在 140/90mmHg 以下,就算 “达标” 了。但医生提醒,夜间血压的变化 —— 也就是 “血压昼夜节律”,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更深远。

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呈 “杓型”,即夜间血压比白天下降 10%-20%,就像人体夜间休息一样,血管也能通过适度放松 “修复” 自身。但部分患者会出现 “非杓型” 血压(夜间血压下降不足 10%),甚至 “反杓型” 血压(夜间血压比白天还高)。临床研究发现,存在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患者,即便白天血压达标,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如中风、心肌梗死)的风险也会比 “杓型血压” 人群高出 2-3 倍。

导致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睡前吸烟、饮酒、喝浓茶,或是长期熬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觉时打鼾严重、频繁憋气)等。要发现这一问题,只需进行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通过仪器连续记录全天血压变化。若确诊为非杓型或反杓型血压,除了调整生活习惯(如睡前 1 小时远离电子设备、保持卧室安静),还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的服用时间,比如将部分降压药改在晚餐后或睡前服用,让夜间血压也能平稳下降,恢复正常的昼夜节律。

看完这些细节,或许你会明白:血压高并不等同于 “心脑血管危险”,但忽视血压背后的这些细节,才是真正的风险所在。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高血压患者,关注血压都不能只停留在 “看数值” 的层面,更要学会观察血压波动规律、兼顾收缩压与舒张压、重视昼夜节律。如果对自己的血压情况有疑问,最好的做法是携带完整的血压记录(如连续 3 天的早晚血压、24 小时动态血压报告)咨询医生,让专业评估帮你守住心脑血管健康的 “第一道防线”。

作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 急诊ICU 副主任医师 杨柳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
HEALTHY HENAN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

栏目名称
《健康河南》栏目
播出频道:
河南广播电视台FM107.4 
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五17:00-18:00

分享健康知识
共担健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