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手段之一,通过尿液标本的分析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然而,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尿液标本的正确留取。以下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留取尿常规标本。
准备阶段
选择合适的时间
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液是最理想的标本。晨尿较为浓缩,尿中的有形成分较多,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尿液的状况。同时,选择清晨的尿液可以避免饮食对尿比重、酸碱度和化学成分测定的干扰。
清洗外阴
在留尿前,应先用清水清洗外阴部,以减少污染。女性患者要特别注意避免阴道分泌物或月经血污染尿液,男性患者要避免精液混入。清洗时应使用清水,避免使用化学物质(如表面活性剂和消毒剂),以免污染尿液。
使用清洁容器
留取尿液时应使用医院提供的清洁干燥的一次性尿杯或试管。容器要求透明、不渗漏、不与尿液发生反应的惰性环保材料制成。容器的容积应大于检测所需尿液总量的体积,通常50~100毫升为宜。
留取尿液
留取中段尿
在排尿过程中,先排掉前一段尿液,然后留取中间的一段尿液。这是为了避免尿道口炎症或分泌物等污染尿液,影响检查结果。中段尿的留取可以有效减少污染,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控制尿量
留取的尿液量应适中,通常不少于10毫升。如果需要进行特殊的定量检查,如24小时尿蛋白测定,则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收集特定时间段的全部尿液。
计时尿与特殊尿标本
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留取特定时间段的尿液,如24小时尿液、餐后2小时尿液等。在留取这类标本时,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准确记录尿液的留取时间,并将所有尿液排入指定的容器中。
保存与送检
及时送检
尿液标本应在1小时内送检,以避免尿中的细胞成分因比重和酸碱度的影响而溶解破坏或皱缩变形。在夏天,由于气温较高,尿液的有效保存时长可能更短。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应将尿液置于4℃冰箱冷藏,防止细菌生长。
避免污染
在留取和送检过程中,应避免尿液受到污染。留取标本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高度紧张时可能造成生理性蛋白尿。此外,应避免大量饮水,以防尿液标本稀释,影响检测结果。
特殊注意事项
女性患者在月经期应避免留取尿液标本,以防止经血混入尿液造成血尿假象。在留尿前几天最好不要使用影响尿液成分的药物,如维生素C、抗生素等。如有必须服用的药物,应及时告知医生。留取尿液标本前不要大量饮水,以免尿液稀释影响检查结果。
尿液标本的类型及采集方法
尿液标本的类型和采集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尿液检验的目的和患者的状况。常见的尿液标本类型包括晨尿、计时尿、随机尿和特殊尿标本。
晨尿
晨尿是指清晨起床后,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第一次排出的尿液。晨尿在膀胱中的存留时间通常为6-8小时,其各种成分浓缩,已达到检验或培养所需浓度。晨尿采集后应在2小时内送检并检查完。
随机尿
随机尿是指不受时间限制的尿液标本,能够随时留取。随机尿方便易得,常用于常规检查或体检。然而,由于随机尿的留取时间和尿液成分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准确性可能不如晨尿。
计时尿
计时尿是指按规定时间段留取一次或全部尿标本。计时尿常用于特定成分的检查,如24小时尿蛋白测定、尿糖测定等。在留取计时尿时,应准确记录尿液的留取时间,并将所有尿液排入指定的容器中。
特殊尿标本
特殊尿标本包括尿培养标本、尿结石分析标本等。这些标本的留取方法较为特殊,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例如,尿培养标本应先清洗外阴,然后用无菌容器留取5-10毫升尿液,并尽快送检。
结语
正确留取尿常规标本对于确保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时间、清洗外阴、使用清洁容器、留取中段尿、及时送检等措施,可以确保留取的尿液标本质量,从而提高尿常规检查的准确率。尿常规检查的内容丰富多样,能够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因此,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正确留取尿液标本。
作者:河南省胸科医院 吴萍萍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