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普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越来越高,40-54岁健康人群约1/3可见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已成为临床常见问题。经常会遇到有人拿着颈动脉超声检查报告问:“医生,我的颈动脉斑块需要服用他汀类的降血脂药物吗?”;也有人会问:“医生,我有颈动脉斑块,会不会得脑梗死?”这些问题反应了人们对颈动脉斑块的重视和担心,现在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颈动脉斑块。
1、颈动脉斑块的形成: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身体其他部位动脉斑块形成的机理和危险因素一样,是一种多种因素引起的,以高度特异性的细胞分子反应为特征的慢性炎症过程,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血脂异常:是动脉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与斑块形成更为密切。
(2)高血压:血压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调查显示冠状动脉硬化60%-70%有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硬化较血压正常高4倍。
(3)吸烟:吸烟增加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达2-6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成
正比。
(4)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主要为全身大小血管病变,糖尿病者动脉硬化发生率是无
糖尿病的2倍。
(5)超重和肥胖:体内脂肪过度积聚可导致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和血
脂异常,内脏脂肪组织还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因而动脉硬化的风险增加。
(6)不平衡膳食:常进食较多动物性脂肪、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者,以及蔬菜和水果
摄入过少者易患本病。
(7)年龄、性别: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男性多见,
男女比例约为2:1,女性与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发病迅速增多。
(8)遗传、社会心理因素:与双亲中无心血管病史者相比,双亲中有早发心血管疾病
史者,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比值在男性为2.6,女性为2.3。
(9)其他:肾功能不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敏C反应蛋白增高等亦是动脉硬化
风险增加的因素。
因此,无论预防和治疗颈动脉斑块都需要控制上述危险因素。
2、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斑块分为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稳定斑块一般不容易破裂、脱落。不稳定斑块又叫易损斑块,容易破裂、脱落,导致血栓形成引起血管狭窄或引起大脑血管栓塞导致缺血性卒中。斑块的稳定性可以通过超声、CT、磁共振等检查评估。
超声监测斑块的性质简便易行,且对人体无明显伤害。根据斑块的回声,分为高回声、等回声、低回声、混合回声,高回声、等回声斑块相对稳定,即“硬斑”;低回声或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不稳定,即“软斑”。
根据斑块的形态,稳定斑块外形规则、表面光滑。不稳定斑块的形态主要表现为:斑块不规则,斑块表面溃疡、钙化、纤维帽变薄、巨大脂质核心、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斑块内出血、继发血栓等。
因此除了了解斑块的大小,更要了解斑块的稳定与不稳定性。
3、颈动脉斑块造成狭窄的程度:颈动脉斑块造成的管腔狭窄,根据狭窄程度分为:轻度<50%,中度50%-70%,中度70%,随狭窄程度加重,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一般认为中度狭窄以上具有临床意义,重度狭窄可能影响血流动力学。
4、颈动脉斑块的危害:颈动脉斑块的主要危害是缺血性卒中。在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中占10%-15%。颈动脉斑块引起血管狭窄及斑块脱落导致大脑低灌注或栓塞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机制。研究发现,在不明原因的栓塞性卒中患者中,发现30%-40%存在同侧颈动脉轻度狭窄,其中发现同侧高风险斑块的几率约为对侧颈动脉的5.5倍。颈动脉斑块引起缺血性卒中不仅与斑块造成的狭窄程度相关,而且与斑块的稳定性亦有密切关系。
5、颈动脉斑块的管理:如上所述,颈动脉斑块形成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发现颈动脉斑块,首先要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同时,合并有基础疾病者,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不仅能纠正血脂异常,还能稳定斑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斑块。对于有颈动脉斑块,是否需要服用降脂药物,分为两个方面:
(1)、有斑块暂时不需要服用降脂药物,包括两类人群:① 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颈动脉管腔狭窄不超过50%;②只有高血压病(血压控制好),颈动脉管腔狭窄不超过50%,血脂检测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不超过3.4mmol/L。
(2)有斑块需要服用降脂药物:① 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等危险因素,LDL-C超过4.9mmol/L;② 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管腔狭窄超过50%;③ 有高血压、吸烟等,没有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等,LDL-C超过3.4mmol/L;④ 有糖尿病,年龄大于40岁或LDL-C超过2.6mmol/;⑤ 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脑梗死等多重因素,无论血脂是否异常,需长期应用。
对颈动脉斑块的管理不仅有降脂药物的应用,还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外科手术治疗等,依个体化情况具体分析应用。
颈动脉斑块可以间接反应心脑血管或全身动脉血管的硬化,在年龄大于40岁,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建议每半年至1年检查颈动脉超声。
作者:河南省人民医院国际医疗中心 焦秀清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