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事业部官方网站

河南交通广播 FM104.1 河南音乐广播 FM88.1 河南农村广播FM107.4

全国服务热线 15890093358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15890093358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全国咨询热线:

15890093358

公司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郑花路18号

基因与血管的“致命羁绊”:罕见病背后的科学自救指南

来源:河南交通广播 时间:2023-11-27 浏览:

在人体精密运转的生命系统中,血管如同纵横交错的 “生命河道”,承载氧气与养分输送,维持器官正常运作,而基因则是调控这一切的 “幕后主使”。一旦基因出现异常,与血管相关的罕见病危机便会悄然降临。这些疾病虽发病率低,却因复杂性和严重性,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了解基因与血管疾病的关联,掌握科学自救方法,成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关键。

一、解码基因与血管罕见病的羁绊

基因作为生命蓝图,决定细胞生长、工作和修复。正常情况下,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参与血管构建、维持血管壁弹性和调控血流。但基因突变会严重影响血管功能,引发一系列罕见病。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 ENG、ACVRL1 等基因突变所致。这些突变影响血管内皮细胞信号传导,使毛细血管异常扩张、脆弱易破。患者常出现反复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点,严重时可引发消化道或颅内出血,危及生命。全球每 5000 - 8000 人中就有 1 人患病,我国患者数量也相当可观。

 

马凡综合征同样是典型案例,由 FBN1 基因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原纤维蛋白 - 1 是细胞外基质重要成分,对维持血管壁结构功能至关重要。突变导致原纤维蛋白 - 1 合成异常,血管壁薄弱,主动脉易扩张、夹层甚至破裂,这也是患者的主要死因。多位知名运动员因该病猝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二、罕见病的早期识别与诊断困境

罕见病症状多样且不典型,早期识别与诊断困难重重。许多患者初期症状轻微,如鼻出血、心慌气短,易被误诊为普通疾病,导致病情延误。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早期反复鼻出血,常被当作鼻炎或上火治疗,直至出现严重并发症才确诊。

此外,罕见病诊断依赖专业基因检测技术和设备,基层医疗机构资源匮乏。患者即便怀疑患病,也可能因当地缺乏检测条件辗转多家医院,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高昂的基因检测费用也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进一步阻碍疾病及时诊断。

三、科学自救:从诊断到治疗的全流程指南

(一)积极寻求诊断

出现不明原因血管症状,尤其是有家族病史者,应主动寻求专业诊断。可前往大型三甲医院遗传科、血管外科就诊,详细描述症状和家族病史,并积极配合基因检测。随着技术发展和政策支持,部分地区已将常见罕见病基因检测纳入医保。同时,关注罕见病公益组织,可获取检测资源和信息支持。

(二)个性化治疗方案

确诊后,患者需与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采用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可减少异常血管形成,介入栓塞术能为反复出血部位止血。马凡综合征患者需密切监测主动脉,根据病情用药控制血压、心率,延缓扩张,必要时手术置换。

(三)生活方式的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同样关键。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血压骤升引发血管破裂。饮食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原则,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血管壁韧性。保持良好心态也很重要,焦虑和压力会影响内分泌,加重病情。

(四)长期管理与随访

罕见病治疗是长期过程,需做好长期管理和定期随访。严格按医嘱服药,定期进行心脏超声、血管造影等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加入罕见病患者社群,分享经验、获取支持,也能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基因与血管的 “致命羁绊” 让罕见病复杂棘手,但随着医学科技进步,诊断和治疗手段日益丰富。患者掌握科学自救方法,积极面对疾病,与医生、病友携手,就有希望打破命运枷锁,在与疾病的斗争中赢得生机。每一次科学探索与积极努力,都在为战胜罕见病点亮希望之灯。

 作者:河南省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樊晓蕊

专业审核:《健康河南》编辑部

编辑:门靖狄

校对:张红改

终审:高   明

健康河南
HEALTHY HENAN

《健康河南》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河南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

栏目名称
《健康河南》栏目
播出频道:
河南广播电视台FM107.4 
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五17:00-18:00

分享健康知识
共担健康责任